太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仙李白果然自带仙气,书法犹如神仙妙 [复制链接]

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美名,其诗歌与裴旻剑舞,张旭草书并称三绝,但是太白乃世间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其剑舞一流,当时仅次裴旻。和杜甫并称“李杜”,造就了我国诗歌领域的文化高峰。

李白因诗名远播,所以多少人不知其书,其书法得无法之法,清醒洒脱,摆脱了俗气,飘逸且带有仙气。有传世真迹《上阳台帖》。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五行,二十五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李白的书法,表现节奏明快,用笔遒劲,观《上阳台帖》你会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感情力量迎面而来,健雅之美,太白饮洒舞剑的刚健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书法就像诗歌一样,乘风破浪,高视阔步,进入了一种唯我的景界,太白饮酒吟诗下笔舞剑皆能不是不无道理。相互陪衬,正所谓“酒后放歌,任其自然,而心闲笔纵,又无不如意。”

此帖第一、三两行墨迹:落笔因势提按顿挫,点画体态俯仰对应;笔势连贯缠绕,尽得草书之法。第二、四两行:相对来说字与字之间较独立,侧锋落笔取势,中锋之笔取姿;绝笔收势,遒劲刚力。落款处“太白”二字,“太”字的最后一点位置甚低,与“大”字脱离,但从这两字看去,却又形散而意相连。这种视觉效应,与他将“白”字的第一笔短撇,写写成斜点状关系很大,“白”字的短撇变成点状,不仅在形和势上就为“太”字末笔脱体之后的呼应和依托,并且使这一短行的行气变化作了明显的调节,

前人评李白书法,多称其“飘飘欲仙”。其实这样的评价不仅不当,并且是一叶障目,未窥全豹。李白确有“诗仙”的美名,在长安期间,又常与贺知章、张旭等人交游、酣饮,称为“酒中八仙”,这是事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李白仕途失意,才华无处施展,一生壮志未酬,就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诗句恰好可以折射出来,贯穿了他颠沛的一生,并注入其性格之中。书法作为心理节律和性格的投射,在李白《上阳台帖》中,每一个墨点、每一笔线条都天然地渗透着他的性格,表现为绝望之后的一种沉稳雄志可又自然豁达的气度,那就不是简单的“飘”字所概括得了的。正如文中所言:“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