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处暑节气养生,从泡脚开始,你泡对了吗 [复制链接]

1#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明日就是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加上近日的连阴雨,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今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新冠病毒全球爆发,各地的自然灾害也层出不穷,南方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难,大灾之后,当防大疫。又是热,有是湿,最能滋生邪气,气候异常,其实就是不正之气,是虚邪贼风。本身人们在夏季,容易受暑发病,而且容易产生伏暑,在秋冬季节发为各种疾病,后患无穷。

小编觉得今年的我们都不要有太多的奢求,能健健康康就皆大欢喜,更要在心里多一份对天地的敬畏。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又扯远了,言归正传,处暑养生,今天我们聊一聊泡脚。

俗话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有些人并不在意,会反驳:“我泡了好多年脚了,没见身体好了多少。”

即便对于很多中医从业人员而言,泡脚的功效也被严重低估;更别说普通人群了。

不过那又怎样?能否定泡脚吗?就好比有人说看了好多位名中医,病也没见好。那又怎样?能否定中医吗?

泡脚能治病?那是当然。比如脚凉的人。

脚凉不是小事,意味着血络不通或者心肾火衰,不通则病。心肾之火,是人体元气的根本,心肾火衰,万病丛生。只有足部暖和了,才能促使血液回流向心脏,心脏得到足够的滋养,才能将血液传送到全身,人体才有正气可言。

泡脚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足够的能量,是为了疏通不通之处,是为了让血液能正常流转。

医学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人体的头身为标、为结,四肢为本、为根,可以说四肢是人体的根、本,足部尤其重要。

人体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泡脚等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

经络者,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换句话说,泡脚刺激经络,也就影响到了脏腑。一些重要的补肾、健脾的穴位集中在足部,如太溪、涌泉、三阴交、太白、公孙......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所以温肾强脾、散寒祛湿必选足。

泡脚胜过吃药,不是说内服中药不好,我在上学的时候教中药学的导师曾说过:现在这个时代,空调、冷饮、熬夜、焦虑以及滥用寒凉药物和掠杀人体正气的治疗行为,让人们的身体普遍陷于寒凉;食物的空前丰富,荤菜充斥餐桌,人们好吃懒动,积食人群增多,半数以上人群.脾胃虚弱。

内服中药起效的前提是脾胃能正常工作,喝下去的药液才能被吸收。很多人喝下中药后,老是打嗝或者肚子胀,就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表现。这个时候,喝下去的药液只能被吸收一部分,另一部分没有被吸收的药液会瘀滞在体内,治不了病不说,反而成了水湿。水湿是人体的祸害,各种痰饮证证、肥胖现象,甚至肌瘤、癌症,都和水湿有关。

与内服中药靠胃吸收不同,泡脚相当于中药“输液”,也就是说,即便脾胃很弱,水谷难进,泡脚的药效通过经络传输,依然可以成功到达人体所需要的位置。

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泡脚第一步:寻方

泡脚方的灵魂是什么?与内服中药和针灸一样,灵魂是辨证思维和出手观念。

各个渠道的泡脚方,唾手可得,但却效果不佳。很多人误以为只要与中药沾边就是好东西,或者误以为只是泡脚,随便捏几样中药即可。在用错的情况下,中药也会伤身体,就好比现在胡乱使用中成药的现象很严重,没有辨证基础随便使用中成药,也是危害很大的。

中医分寒热温凉,中药泡脚与中医用药,在辨证门槛上并无区别。

如今的中医界,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不缺方子,不缺药材,缺的是能把控它们、用好它们的人。配方者是否有足够经验?组方配伍是否合理?配方者对体质的共性和个性是否能很好的把握?

用热药温补?人家有口腔溃疡、口臭和小便黄等热相。用热药清热?人家四肢冰凉,腰腹怕冷。

比如,很多人原本体寒,却被诊为湿热,吃红豆薏米汤祛湿热,结果湿没去掉,反而身体越来越寒。不是诊断出湿热的大夫之错,也不是卖红豆薏米汤的商家之错,只怪如今的病证太狡猾,寒热交杂。

泡脚第二步:纠偏

泡脚藏着大学问,决定效果的,还有以下因素:

1、水量

既然是泡脚,主要体现一个泡字,水要多,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那是洗脚,不是泡脚。

泡脚最好用较深的木质桶,或者耐高温的塑料盆、桶也行。重点是双脚可以舒展地平放进去,水面应超过三阴交(离内足踝最高点一手掌左右)。

2、水温

水温不是越烫越好,最好是:热而不烫。

水温过高会使人体血液急速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出现头晕、胸闷等问题。特别是气血两虚之人,虽然泡脚可以活血补血,但是如果水温过高,反而会在短时间造成身体不适。

3、时间

泡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一般以15-30分钟为宜,泡到全身发热、微汗即可。如果感到胸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

有些人的身体非常寒凉,即便几次没能把身体泡热或者没有汗意,也不能一味延长泡脚时间。可以考虑加一些生姜熬的水泡脚。

4、火候

到底要不要泡出汗?泡脚以身上微微发热,似欲即将微汗为宜。千万不要一味追求大出汗,汗为心之液,大出汗,会损伤心脏阳气。

《伤寒论》第六十四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描述的是一个因发汗过多导致心悸的患者,用手捂住心口,试图安慰狂跳的心,治疗方法是用桂枝甘草汤温补心阳。所以泡脚不宜太久,水温不宜太烫,出汗不宜过多。

快要出汗或者是微出汗,说明人体经络已上下贯通了。

5、专注 

泡脚时不可三心二意。这个时候什么都别干,别看书看电视玩手机,也最好什么都别想,这样才容易让身心舒展和放松下来,实现“引火归元”的效果。不然分散了气血,抵消泡脚效果,等于白泡。

6、时机

什么时间段泡脚好?全天可泡。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因为饭后人体大部分津液集中于消化道,如果饭后立即用热水泡脚,会使本该集中消化系统的津液转而流向下肢,久而久之影响胃肠消化吸收。

泡脚第三步:代表性问题

1、泡了脚要不要多喝水?

我的建议是不要刻意多喝水,和艾灸后一样,遵循不渴不喝、渴时小口的原则。

2、特殊人群可以泡脚吗?

心脑血管患者、老年人、幼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建议不要轻易自行使用中药泡脚,需要在专业大夫的指导。

3、泡脚会有湿气吗?

泡脚不但不会有湿气,反而可帮助祛湿。

4、哪个季节最适合泡脚?

四季都可以多泡脚,各有功效。有人编成歌谣:“春天洗脚,开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蠕;冬天洗脚,丹田暖和”。

5、需要天天泡脚吗?

有时间有条件,当然天天泡更好。时间和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隔一两天泡泡也行。

都知道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把脚泡热了,可以暖心,把淤堵疏通,可以舒心。

但是如果你泡脚时,情绪不佳、心烦意乱,那么你白泡脚了;如果你泡完脚,穿起鞋袜,直奔饭局胡吃海喝,那么你瞎忙乎了;如果你泡脚时,心不静,一直在思考琢磨事情,那么本来是调失眠的,结果你更兴奋难眠了。

与艾灸一样,泡脚贵在坚持,有病治病,无病养生。

泡脚与其他所有的中医手段一样,唯有我们启动良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些手段才有真正价值。所以与其说我在建议泡脚,不如说是在提倡“泡心”——

让心变得有温度,

让心变得柔软,

让心变得充满希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