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主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214/4770025.html序篇:四渡赤水的故事
赤水河,因中国工农红*四渡赤水的故事而闻名,流域内盛产美酒,在当代则有“英雄河”、“美酒河”之誉。
赤水河流域,酿造业尤为发达,赤水河是中国最著名的“美酒河”,两岸民间自古酿酒。据汉文献载,公元前年西汉年间赤水河就酿造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赤水枸酱酒。赤水河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性,酝酿了茅台、董酒、习酒、郎酒、望驿台、潭酒、怀酒、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
赤水河全长公里,不出百里必有好酒,流经地域出产了以茅台为首的大小数十种名酒,占中国名酒的60%。以赤水河为核心方圆公里内汇集了大量名酒,除了赤水沿岸的茅台、郎酒、习酒外,向北沿长江沿岸为浓香酒的代表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再向北到四川绵阳、射洪,汇集了沱牌曲酒、剑南春、全兴大曲,还有水井坊来源华夏酒报、天号陈,绵阳有丰谷酒,平昌有小角楼、江口醇,邛崃有文君酒、邛酒,万州有诗仙太白酒。往南到贵州安顺、都匀一带,则囊括了镇远青酒、都匀匀酒、平坝窖酒、安顺安酒、金沙窖酒、贵阳大曲、兴义贵州醇,向西至遵义则有董香型的董酒。
赤水河,秦汉时称“鳛水”,因其流域为南夷君长之一的鳛部治邑,故名。后汉迄至两晋,称“大涉水”“、安乐水”,不知何所依据。东晋时称巴涪(符)水;唐天宝十年(年)鲜于仲通征南诏,在为南征造势的檄文中第一次出现“赤虺河”的称名。所谓“赤”者,“流卷泥沙,每遭雨涨,水色浑赤,河以之名也”。“虺”指*蛇。是因为浑赤的河水中处处有*蛇出没。
其实,“赤虺河”的“虺”字,取的应该是“虺虺”一词的义项:雷声。喻指赤水河惊涛雷吼的赫赫声威。明洪武十五年(年),在今四川叙永置赤水卫,改“赤虺”为“赤水”。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南岸较大支流,发源于镇雄县场坝镇豆戛寨山箐,上游称鱼洞河;河源向北流数公里后转东流,至洛甸小河口折东北流,经过一段伏流至龙洞河口折东南流,至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折东北流,称毕数河,至石关折东南流,至保和河口折东北流,至茅台折西北流(三省界至茅台段为川黔界河),至岩寨折西南流,至古蔺河口折东北复转西北流(沙滩至古蔺河口段复为川黔界河),下行经习水县的土城镇、元厚镇至大群(古蔺县太平镇)折东北流,至金沙折西流,至龙岩小河口折西南流,至大同河口折东北流,经赤水始称赤水河;至链鱼溪流入四川境(大同河口至链鱼溪段为川黔界河),至合江城东注入长江。
赤水河上游云南境河段长73.5公里,川黔界河三段共长公里,完全流经贵州境的河段共长公里,完全进入四川境的下游河段51公里。
一、“四渡赤水”为什么是毛主席的代表作?
年5月,二战时期的名将蒙哥马利访问中国,他对毛主席的*事能力非常的敬佩,说:“我读了您的*事著作,研究了您指挥的战役,特别是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那可真的是您的得意之作啊!”毛主席听后,不赞同地说道:“不,那不是我的得意之作,我最得意的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它在长征途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常常被称之为是“战争史上的传奇”。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有效地歼灭敌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妄图围歼红*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使中央红*在长征的危急关头,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
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吸取前几次战斗的教训,指挥中央红*巧妙地穿插于国民**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为红*赢得了时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
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而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到:长征是独一无二的,长征是无与伦比的。而四渡赤水又是“长征史上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年1月19日红*离开遵义开始,到年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余人。
四渡赤水,国民*40万大*围追堵截不到3万人的红*。如果你到当年红*经过的赤水河那片地区,你会发现,那里高山峻岭、大江大川,渡口就那么几个。40万国民*大*在那里围追堵截,碰都能碰上,为什么红*能扬长而去?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毛泽东用兵灵活。
化被动为主动,一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蒋介石调集了湘*、川*、滇*和嫡系中央*部队约40万兵力进行围追堵截,而红*只有3万多人,双方在兵力、装备上对比悬殊。可以说,红*又到了存亡关头。
为摆脱危局,打破国民**的围追堵截,中央红*最初准备北上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会师。为此,1935年1月28日,红*在土城与尾追的国民**川*发生激战。由于战前敌情侦察有误,战斗陷入僵局,敌人援*又蜂拥而来,如果继续下去,红*很有可能会全*覆没。
怎么办?撤!
毛泽东当机立断,果断提出放弃原定渡江计划,迅速撤出战斗,由土城向西渡赤水河实施机动,由此便拉开了四渡赤水的战幕。从28日当晚至次日凌晨,红*除以少数部队阻击国民**外,主力部队轻装一渡赤水。这一行动,显示了毛泽东善于从不利战局寻找有利因素,化被动为主动的指挥艺术。
鉴于敌人已经加强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我进逼,中共中央和中革*委于2月7日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的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以战斗的胜利来开展局面,并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的方针。
避实击虚,二渡赤水。
2月9日,红*在滇北扎西地区集结并进行了整编。此时,由于国民**各路纷纷向川、滇边境地区急进,其黔北地区的防守兵力十分空虚。毛泽东抓住战机,指挥红*杀了个回马枪,于2月18日至21日二渡赤水直指黔北。
2月24日,遵义战役序幕拉开。取桐梓、夺娄山关、占遵义,5天内,红*击溃和歼灭国民**两个师又8个团,缴获了大批*用物资。
声东击西,三渡赤水。
红*再占遵义,让蒋介石感到奇耻大辱。他急飞重庆坐镇指挥,采取堡垒推进与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南守北攻,企图围歼红*于遵义、鸭溪地区。敌变我变。毛泽东决定将计就计,指挥红*故意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战,引诱更多国民**前来围攻。当各路国民**云集而来时,3月16日至17日,红*在茅台镇及其附近地区三渡赤水,西进川南。为在运动中调动敌人,红*故意在白天渡河,并大张旗鼓地行*。
乘隙而进,四渡赤水。
国民**听从“调动”,调整部署再次扑向川南。鉴于调动敌人的目的已经达成,毛泽东决定乘敌新的合围将成未成之际,再杀一个回马枪。红*以一个团伪装成主力继续诱敌西进,而真正的主力却于3月21日晚至22日,以隐蔽、迅速的动作,从各路敌人间隙中穿过,四渡赤水。
红*突然东渡赤水河,使蒋介石误以为红*又要攻占遵义,于是急飞贵阳督战。而红*却乘虚一路向南急进,顺利渡过乌江,兵锋直指贵阳。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一下慌了神,急调滇*入黔“救驾”。不料红*却是虚晃一枪,继而迅速挺进云南。
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
1935年4月,中央红*主力进入云南境内后,大造进攻昆明声势。为保昆明,国民**被迫调整部署,从滇北和金沙江紧急抽调兵力回防。岂料,红*攻昆明是假,渡长江北上是真,用的还是声东击西之计。
“毛泽东故伎重演,而蒋介石却像巴甫洛夫训练出来的狗一样,毛泽东要他怎样,他就怎么样。”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这样写道。
乘敌金沙江南岸防御薄弱之机,毛泽东立刻指挥红*兵分三路,以强行*昼夜急进,全*顺利抢渡金沙江,摆脱了40万国民**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长征中最惊心动魄而又最精彩的一次*事行动,是红*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为实现北进的战略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胜利,雄辩地证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事路线,符合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实际。战役期间,毛泽东从周恩来*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到前敌司令部*治委员,再到*的三人*事指挥小组成员,不仅在实际上,而且在名义上,进一步确立了在*和红*的领导地位。
二、不可复制的“四渡赤水”——不确定性环境下如何作战?
有一句话叫做“商场如战场”,战场和商场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两个领域都充满了对抗;两个领域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两个领域都需要对胜利有强烈的信念和意志,因而两个领域都需要清晰的战略、强大的组织、卓越的领导力以及团队的执行力。战争和*事可以为商业世界的管理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战争看竞争,从*事看管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决定竞争胜负的那些本质的要素。
四渡赤水并不是谁事先设计出来的。一渡赤水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二渡,二渡赤水的时候也没有想到要三渡。但是,三渡赤水的时候想到了四渡。
四渡赤水是一个不断试错与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地根据环境调整方案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在机动中寻找新机会的过程。
这就是不确定环境下的战略。在不确定环境下,战略不可能完全是你事先设计好的。所以真正的机会,从来不是你能事先计划出来的。往往是在不断地试探与行动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
好的战略计划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素。一方面,一定要提供清晰的战略意图作为行动的基本框架。另一方面,在行动方案中,还要给种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留出足够的随机应变、临机处置的空间。
真正的机会从来不是你能事先计划出来的。机会是在不断地试探与行动过程中逐渐清晰起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战略就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决策过程。战略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明晰的过程。
给自己尽可能大的确定性,把最大的不确定性给对手,就可以增加自己取胜的概率,尤其是对弱者来说。
在今天,大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大概就是如何在保持正规*规模优势的同时,保持游击队那种敏捷与活力。
战争的特点是什么?相信你已经很熟悉克劳塞维茨的那句话:充满了不确定性。
年,对克劳塞维茨思想情有独钟的美*,提出了一个描述当代战争环境的经典概念,这个概念今天也已被商界普遍接受。它就是所谓的VUCA,有人把它翻译成“乌卡”。
第一个字母V,代表的是Volatility,也就是易变性。事情变得非常快,变化又在催生新的变化。高度的动荡和不断的迭代,成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第二个字母U,代表的是Uncertainty,也就是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事件难以被预先发现和提前准备,没有意外才是真正意外的,你无法把握和掌控所有的可能性。
第三个字母C,代表的是Complexity,也就是复杂性。各种力量在相互影响,充满了矛盾和错综复杂的缠结。
第四个字母A,代表的是Ambiguity,也就是模糊性。相互影响的方式和关系并不明确。因果关系混杂在一起,边界越来越模糊不清,泾渭分明、非黑即白越来越成为奢望。
环境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复杂的,而人的理性与认知能力总是有限的。在充满变数的不确定环境中,人们对于大势的理解不可能一步到位。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能看到结果,更没有人会一次性看清所有的过程和细节。但是,我们可以在行动中不断获取新的信息,从而调整自己的认知与策略。这才是我们在不确定环境下的认知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认知和行动不可能是割裂的,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体的。认知的同时行动,行动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认知。因此,人的认知过程注定是一个反复和持续的过程。你必须持续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认知,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对认知就会有一个更动态的看法。
在这种动态的认知过程中,你当然需要一个大势方面的初步判断,作为认知的起点和框架。但是,你要清楚,你的这个判断是模糊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发展方向。
所以,你需要去试探,去修正,根据环境的反馈不断调整预期方向,始终对多种可能性保持开放的心态,直到真正的方向开始逐步显现,你就可以一步步地收敛方向。
然后,你根据所收敛的大方向去搜集更多的信息,细化认知的颗粒度,最后做出真正准确的判断,形成真正可行的方案。
把认知看成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这个观点其实并不新鲜。
毛泽东很早以前就讲过,在战争中,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到“认识到实践”,再到“实践到认识”这样的反复循环。
所以,认识战争情况的过程,不仅存在于*事计划建立之前,也存在于*事计划建立之后。计划作战是战争认识的第一个过程,实施作战是战争认识的第二个过程,两个过程同样重要。
计划作战就是作战计划建立之前对战争情况的认识过程。在制订*事计划时,首先要使用一切可能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对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必要而周密的侦察和了解,要对得到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分析,从中得出判断,定下决心,做出部署。
计划确立并付诸实行之后,就开始转入认识的第二个过程。毛泽东强调:“从开始执行起,到战局终结止,这是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过程的认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新的情况。”
在毛泽东看来,战争中的各种矛盾有一个展开和暴露的过程,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战争中各种矛盾的认知,就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必须通过战争的实践,使你的认知不断深化,并使你的认知过程贯穿于战争的始终,这样才能使你的主观认知与判断最大限度地逼近客观的实际。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也可能出现认知与判断的失误,哪怕是毛泽东这样的高手。
1年下半年,毛泽东一度判断苏联到2年可以打败德国,中国到3年可以打败日本。6年,毛泽东也曾乐观地认为,国共之间有可能避免内战。(陈继安等:《毛泽东*事思想新论》,北京:*事科学出版社,年版,第、页)
错误和失败本身就是动态环境中人的认知的组成部分。你所能做的,是尽量少犯错误,尤其是少犯根本性的错误。更重要的是,万一犯了错,你能马上改正,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任正非讲过一句话:“什么叫失败?你走了此路发觉不通,你告诉你的同志这条路走不通,咱们换条路走,那也是成功。在人类长河中,对未知的探索没有失败这个词。”
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孔子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放下在认知上的“我执”,不要把自己的判断变成不可冒犯的东西。
你要清醒地认识到,你肯定受制于人类固有的认知偏见。你得把自己的权力和角色意识以及由此带来的自尊心放到一边,否则它们会封闭你的心智。
你还要把自己的认知与判断看成是开放性的探索与学习过程,并根据不断变动的环境,经常审视自己的认知结论,同时也要学会允许别人挑战和质疑你的认知。所有的挑战、质疑和问题,都是帮你修正自己认知的好机会。能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固然可喜。证明你错了,可能更加可贵。明智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局限,恰恰是你突破认知偏见、打开认知边界的开始。
带领诺基亚“咸鱼翻身”的李思拓,在《偏执乐观》一书中说:“永远不要迁怒于事实,尤其不要对那些指出事实的人勃然大怒。人们带来的消息越糟糕,你就越应该表示感激,这样才会鼓励他们今后也及时跟你分享‘坏消息’。”
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个质疑都一定正确,每一条意见都非得认可,这正是你需要判断和决策的。一定有人看得比其他人更清楚、更正确,如果你是决策者,你必须对认知的结论做出决策并承担责任。
所以,在认知的过程中,你应该关心的,是什么是对的,而不是谁是对的,更不是你才是对的。
形成人人都可以参与认知的组织机制和文化,你就可以把你一个人的认知,变成组织的共同认知过程,进而变成组织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在一个持续、动态、开放的组织认知过程中,你和组织的认知也就会越来越接近事物的真相。
孙子有句名言:“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清醒的“知”永远是成功的“战”的前提。然而在现实中,“战”的过程总是激动人心的,“知”的过程却总是让人无聊。所以,有太多的人过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