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诗仙李白的唯一传世书法作品上阳台帖 [复制链接]

1#
北京最好扁平疣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9/8605173.html
李白前言年,在民国大收藏家张伯驹和夫人潘素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的八件顶级“国宝”中,有件书法作品非常惹人注目。这幅书法作品就是《上阳台帖》。字帖的署名是“太白”二字,“太白”指的是谁呢?就是我们的大诗人李白。这幅作品也是李白唯一流传于世的书法真迹,珍贵无比。这幅作品写于什么时候呢?描述的到底是什么内容呢?李白书《上阳台帖》公元年,李白赐金还乡,说白了就是被唐玄宗炒鱿鱼了。到了东都洛阳,李白邀杜甫、高适去王屋山拜访老友司马承祯。当他们三人到了阳台观才知道司马道长已经仙逝多年。惋惜之余,李白看到了一幅司马道长有关王屋山的巨型画作,看着这幅山水画,想起和司马道友的往事,感慨不已,就挥笔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四言诗《上阳台帖》。《上阳台帖》这幅书帖所写五行,共25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字帖纵28.5cm、横38.1cm。前两句描述了画作中的王屋山景色。后两句是赞扬老友司马承祯高超的作画水平,其中“清壮可穷”就是说司马承祯把王屋山的清幽与壮美完全表现了出来。宋徽宗跋题这幅作品从书法角度上看,是采用的草书,书法造诣颇深。“书画皇帝”宋徽宗非常喜欢这幅字帖,并在《上阳台帖》中作跋,其中有一句写到:“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宋徽宗认为李白的书法和其诗句一样出类拔萃。宋朝*庭坚在《山谷题跋》中称赞李白的诗书:“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同样认为李白的书法已经达到了可以流传千古的水平。张旭狂草李白草行书写得如此之好,推测和“草圣”张旭有关。张旭可是当时很多人的偶像,其所作草书简直“只应天上有”,很多人都在学他。李白和张旭等并称为“酒中八仙”,并且都是当朝名人,相信两人交集很多,并且他们性格相仿,所以,李白的书法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了张旭。而上面说的司马承祯是谁呢?司马承祯比李白年长五六十岁,却和李白结为忘年之交,这其中经历了什么?饮酒和作诗自古就是难分你我李白和司马承祯李白从十八岁开始跟随名隐东岩子学习道术,后来结识了毕生道友兼好友的元丹丘。李白和元丹丘那是“情深意笃”,关系非同一般,李白的诗中和元丹丘有关的就有十多首。二十四岁时,李白跟随元丹丘离开四川青莲乡,开始一路向东,云游四方,寻找机遇来实现自己的*治抱负。在江陵(今湖北荆州),李白通过元丹丘认识了道教高人司马承祯,也是自己的贵人。天台山-李白和司马承祯首次相见的地方司马承祯,河南温县人,不仅道行深厚,且文采出众。司马承祯在大唐那是皇帝的红人,比李白要厉害得多。从武则天到唐玄宗,没有不喜欢的他的,被称为“帝王师”。当白须飘飘的司马承祯见到风流潇洒、出口成章的李白时,相谈甚欢,认为李白有“仙根”,并把李白列为其“仙踪十友”之一。通过司马承祯,李白结识了道友玉真公主。这个玉真公主可是唐玄宗的亲妹妹,曾随司马承祯学过道术。也是因为玉真公主的推荐,公元年,唐玄宗召见了李白,并赐于翰林待诏的职位。“翰林待诏”这个职位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明朝书法家文徵明就曾经任职这个职位。这个职位可以说是一个闲职,就是给皇帝讲解各种文化知识,并没有*治作用。王屋山-阳台观所在地李白没有被唐玄宗重用的原因,可能和李白的出身以及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有关。唐玄宗一直把李白当作一个诗人看待,并不认为李白有*治才能。所以,对于李白来讲,自己的*治抱负不能够得到施展是一件极其郁闷的事情。再加上自己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就无心留恋官场,最终于公元年赐金还乡。结束语李白的一生创作了一万多首诗歌,流传下来的也有一千首左右。从李白的诗中,我们能够看到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这和其学习道法有着直接的关系。李白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有此原因。实际上李白的诗稿还有很多,根据《宣和书谱》记载,除了《上阳台帖》之外,还有行书《太华峰》、《乘兴帖》,草书《岁时文》、《咏酒诗》等。可惜,除了《上阳台帖》外,其他的书法作品都已经沉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上阳台帖》共25字,纵观全贴,用笔快健流畅,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字的结体也是顾盼生情。整篇再现了“笔落惊风雨”的飘逸豪放。在这豪迈隽逸的行草背后,李白的狂放潇洒的性格跃然纸上。《上阳台帖》现存于故宫博物院中,如有机会,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能够一睹该帖的真容!PS:感谢大家的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