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天庭第一外交官,孙悟空都对其敬重,却 [复制链接]

1#

文┃拾荒杂谈

(本文由拾荒杂谈原创,欢迎署名转载)

在小说神话之中,有这么一位特别的神仙:

他几乎没有什么固定的官职,却总是在天庭和敌对势力沟通的时候充当马前卒;虽像老君一样白发苍苍,自身实力却远远不如老君十分之一。就是这么一位位卑言轻,在神祇排位上位居二三线的神灵,却赢得了孙悟空的尊敬。

他就是太白长庚星——李长庚。

当然,你也可以称呼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太白金星。

在道教神谱中,太白金星其实就是星辰神祇。

《诗.小雅.大东》上有言: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这句之中的“启明”和“长庚”指的就是金星。而太白也是金星的别称。

既然是星辰神祇,自然是和二十八星宿神君一样,隶属于北极紫微大帝麾下,属于典型的二线神灵。

但在小说神话中,尤其是《西游记》中,太白金星的地位被拔高了一点,隶属于天庭官员,受玉皇大帝的直接管辖,在历次和花果山的沟通之中,太白金星一直都是作为玉帝的特使身份出现的。

说来也是有趣,太白金星在道教中作为星辰神祇,其代表之一就是征战杀伐。

《汉书·天文志》:“太白经天,乃天下革,民更王。

这段话也表明了金星偏武。

可在《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却是频繁被玉帝作为招降官,干着和他本职完全无关的事情。

一般人面对领导随意指派工作的第一反应都是拒绝,但太白金星不一样,他欣然领命前往,言语交流之间俨然一副老派模样。

他自是明白当时玉帝的想法,女娲灵石,不宜当成巨妖铲除。

所以他在和以孙悟空为代表的花果山势力谈判的时候一直都是坚定自己来的目的,不是宣战而是招降。因此即使是面对猴子猴孙们的挑衅,他也装作并不在乎。

就是在这样自降身段的情况下,他第一次赢得了孙悟空的信任。

当孙悟空上了天庭之后,在众神讨论下给了其一个养马的官职。孙悟空自是不知底细,欢欢喜喜前去上任。

而这时候的太白金星才明白现在玉帝想要的走向:招降,但并不委以重任。

所以,当孙悟空旋而复归花果山的时候,太白金星就知道此事由他首作,必须由其善尾。

随即又来到花果山进行第二次的招降,这一次,还是坚持上次的立场:招降,但并不重用。既然嫌弃官职太小,那就赠予一个空有其名的官衔。

于是,又将孙悟空成功招降。

忽悠一个聪明人一次,不难;忽悠一个聪明人两次,难比登天。但太白金星做到了。

而且在招降的全过程中,他都坚持天庭的立场,细心揣摩两边风向,提出合理建议,对整个过程都极为熟悉。尽管最后孙悟空还是复叛了,但不得不说,太白金星在这两次作为外交官的招降过程中的表现是十分出彩的。

立场坚定、掌握政策、熟悉业务、遵守纪律、灵活变通,这二十个字是作为一个外交官应该有的素质基础,在太白金星的所做上皆有体现。

但这只是外交官的基本要求,如果想成为优秀的外交官,必须还有自己的人格魅力。

相传李白为太白投世而生

作为玉帝特使,天庭外交官,太白金星却能屡次获取孙悟空的信任,除了其高超的外交手段以及背后的援助势力外,更多的还是他和蔼亲切的性格。万界之中天界最大,作为世间万物主宰者的特使,太白金星和孙悟空的交流不像是钦差兴师问罪,更像是多年不见的老友在寒暄。

孙悟空懂得这一点,所以他能对天庭祖师的老君开涮,也敢直呼玉帝为“老儿”,却不曾对这个本事不大,职位不高的老头有过一丝怨怼。

这就是太白金星的魅力,作为外交官,以武服人不难,以理服人也不难。难的是外交过程中不卑不亢,在达到自己的目的后,还能获得对方的尊重。

他做到了。所以他也成了全书之中为数不多被孙悟空尊敬的神灵。

然而,作为玉帝的特使,秉承着玉帝“主和”观念的太白金星,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不折不扣的主和派。在滚滚的而历史长河之中,“主和派”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最出名的莫过于北宋末秦桧主和,而岳飞主战,所以成就了岳飞的千古美名,而主和派的秦桧却成了卖国之贼。从这时起,主和派就普遍成为了反面人物。

明朝亦然,甚至比之还要激进,民间舆论认为“凡主和者皆叛国,应削三世,夷其族”。

民间不考虑别的因素,你身居高位,民脂民膏,理应冲锋陷阵,两国之间的冲突非战争不能避免,只有战争才能一劳永逸。主和的无非是贪恋自己的位置而已。

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在明朝,文人大都主战,而武将却倾向于主和。毕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种现象一直到今天都不曾改变。

所以虽然太白金星是一位合格且优秀的外交官,但是他背后的势力明显强过敌对势力,而他充当的却是主和派,因此“他是应该被批评的”。除却正经根据《西游记》小说拍摄的电视剧之外,很多戏说西游影视之中,太白金星的角色都是属于丑角,远没有原著当中熠熠生辉的人格。

在一些人的眼里“太白金星就是天庭的秦桧”。

可是,所有的主和派都是秦桧吗?

并不是。

汉朝初期,刘邦因匈奴侵袭边境,听信十几位主战派的使臣所言,大举反击匈奴。最后却反被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得陈平之计才得以返回。事后刘邦尽斩之前的主战派,将主和派的刘敬委以重任,并与匈奴和亲,双方相安无事数十年。

在这里的主和派有没有缺点?有,主和的代价便是牺牲无辜女子的未来幸福,这也是汉朝被一直诟病的原因。但此时汉朝刚刚结束群雄逐鹿,统一华夏。国力极度衰弱。休养生意,与民发展才是第一要务,主战派的错误估算以及盲目自大却险些使汉朝夭折。

与主和派相比,主战派带来的损失要多得多。

且主和并不是盲目主和,刘敬的主和是“后而发之”。经和匈奴相安无事数十年,汉朝得以休养生息。至文景之治后,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才得以击垮匈奴。

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主和派,而并不是像秦桧那样,一边主和,一边还要把后面主战的将领迫害致死,这样自绝后路的主和派才是真正的“投降派”。

显然,太白金星以及其背后的玉帝,他们的主和其实大致也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主和派,为的就是“和平安稳,少生事端”。

在没有绝对的优势之前,主和才是发展之道。但主和是图徐徐发展之和,而并非“投降派”。

放至现在也是同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