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以为,唐僧啊,一共有三个徒弟,当然,若是连小白龙也算上的话,那就是四个,不能再多了!
其实不然,唐僧在大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众多徒弟,在离开洪福寺的时候,随行的还有俩人:
“斋毕,那二从者整顿了鞍马,促趱行程。”
说是两个随从,但走到巩州城的时候,已经以师徒相称了:
“师徒们行了数日,到了巩州城。”
这俩随从,按辈分乃唐僧的大徒弟和二徒弟,一心向佛,不辞辛苦,愿意生死相随。可惜好命不长,这才刚刚走出大唐国界,就被盘踞在两界山附近的妖怪吃掉了。
但疑问也就此产生,盘踞在此的妖怪们究竟什么来历,为什么吃掉了唐僧两个随从,却放过了唐僧?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两界山附近的妖怪究竟啥来历,为何放着唐僧不吃,只吃掉俩徒弟?
一、
唐僧作为得道高僧,在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之前,就已经有了很多徒弟,这些徒弟之所以没有随行,是因为怕:
“师父呵,尝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
但唐僧不怕,毕竟已经答应了唐王李世民,还发了毒誓,不取得真经永堕沉沦地狱。而且他还是被观音菩萨挑中的取经人,自然不能退缩,所以走之前还特意嘱咐了一下徒弟们:
“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
当然,也有不怕死的两个徒弟,奉唐王的命令,跟着唐僧一同西行。等他们走到法门寺的时候,那里面的众僧对唐僧西天取经的举动也是不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相当激烈的讨论:
“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
唐僧仍然是大义凛然,讲着非常有哲理的一段话,什么“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类似种种。
正因为有了这些西天之路异常艰难的铺垫,才更显着他这两个随行徒弟的伟大,更显着他们的一心向佛。
按照常理,这么两个忠心耿耿的徒弟,怎么着也得撑得过几难吧?
就算是早早打酱油,好歹也得展示一下他们的力量和作用,替唐僧挡个刀啊,箭的,怎么刚出了大唐就嗝屁了呢?
二、
唐僧刚从大唐边界河州卫的福原寺离开,没走几步就越过了大唐边界,刚迈腿就一下子掉进了一个洞中,随后寅将军出现了:
“唬得个三藏魂飞魄散,二从者骨软筋麻。”
寅将军是要吃人的,别说三个凡人了,就是十个,八个也不在话下,为什么两个随从被吃,而唐僧却逃掉了呢?
就是因为,寅将军正要下口的时候,有两个妖怪熊山君和特处士前来救援了:
“这两个摇摇摆摆走入里面,慌得那魔王奔出迎接。”
更蹊跷的事情在后面,寅将军本来邀请这两个妖怪一起吃肉,结果他们俩却一本正经地说了一句:
“不可尽用,食其二,留其一可也。”
总共三个凡人,而妖怪们可是有一大堆哦,至少也有五六十个:
“只见狂风滚滚,拥出五六十个妖邪,将三藏、从者揪了上去。”
这么多妖怪,分食三个凡人,还特意留一个。留一个也就罢了,怎么就那么巧,不吃那个肥头大耳的唐僧,也不吃唐僧的白马,偏偏冲他的两个徒弟下了手?
更关键的是,天一亮他们就散了,顺带着把唐僧也给放了。
不止我们在疑惑,连唐僧自己都在疑惑,为此还问后来出现的太白金星,为什么这伙妖怪不吃自己呢?
太白金星不仅解释了这三个妖怪的来历,还顺带给了唐僧一个答复:
“只因你的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
三、
那么,太白金星说的这句话是啥意思,真是因为唐僧本性元明,妖怪才不吃他吗?
本性元明的意思是指心灵通透,尘埃不染,大概是指唐僧心灵纯洁,一心向佛,不被尘世所污染。
可是,唐僧师徒三人,哪一个不是心灵纯洁,一心向佛?
况且这三个人在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跟前的表现,也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惊悚的样子,怎么他们俩就惨死当场,唐僧却安然无恙:
“即呼左右,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
若真是因为唐僧本性元明,妖怪就不敢吃他,那么后来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还有必要入伙吗?唐僧只身一人,就能横行无阻,什么白骨精啊、银角大王啊、金翅大鹏鸟啊,见了他都得绕着走。
所以,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不吃唐僧,并非是因为他本性元明,而是不敢吃。毕竟表面上看唐僧师徒总共三个凡人上路,实际上随行的还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但凡寅将军有冲唐僧下手的举动,他绝对活不到见第二天的太阳的。
若这一切不是巧合的话,就只剩下一个原因了,那就是,前来阻止寅将军吃唐僧的熊山君和特处士,其实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
正是因为这个身份,才使得寅将军对他们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并放掉了唐僧。
四、
那么,熊山君和特处士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什么突然冒出来救唐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