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虽然有此美誉,却未能入选中国四大道教名山。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崆峒山比较包容,是儒释道“三教共融”之地,而不是纯道教圣地吧!崆峒山既非三山也非五岳,又是位于大西北,按常理应该没什么名气。但自黄帝伊始,便有秦皇汉武等帝王慕名登临,可见崆峒山也绝非一般。
其实早在秦汉时期,崆峒山已有了一些庙宇。传说,被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问道,秦皇、汉武也先后慕名登临。再经过历代陆续兴建,到明、清时期,已经形成“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我们乘坐景区的摆渡车到达中台,这是景区中心地带,是通向各景点必经之地。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南北四台依中台四面展开,形似莲花。这里也是游客购物、娱乐、用餐的服务中心。
中台登山入口处有座三皇楼(这是中台为数不多的遗存之一),它始建于清宣统三年(年),是为奉祀天皇伏羲创八卦、地皇神农尝百草、人黄轩辕创文明而建。三皇楼又名中峰锁钥,是通往崆峒山主峰——马鬃山皇城门户,故又有一天门之称。旁边立有一块石碑,告诉我们这里海拔是米。旁边还有一幅旅游路线图,标明了主要景点的建议游览顺序:中台-朝天门-药王洞-上天梯-磨针观-十二元帅殿-三教殿-隍城-三官殿-三皇殿-九光殿-棋盘峰-四海龙君殿-返回上天梯-返回中台。我们是先到最近的东台,然后再按此顺序游览
东台亦称东峰,从中台东行余米就到了,这里海拔米,地处崆峒山景区中心,最高处海拔米。古时这里有庞大宏伟的建筑群,遍布于树木花草之间,是崆峒山最为繁华的地方。那时建有真乘寺、飞升宫、紫霄宫、十方院等,后大部分损毁,今仅存紫霄宫、凌风塔等。
东台峰顶,南北横向较宽,遗存已损毁无几,如今均为新建。据说这是元代建宝庆寺,清代建关帝殿的地方。
塔院鼓楼钟楼很漂亮,不过都是近年新建的。
钟楼也不错
法轮寺位于东台高台上,是崆峒山创建年代最早、最负盛名的一座寺院。法轮寺初创于唐,曾屡毁屡建,几经兴废。特别是明嘉靖年起,道教兴盛,佛教衰落。至年,这里除凌空塔外,已无一间完整房舍。所见都是近年新建的,规模都不小且漂亮。法轮寺西侧是舒华寺,东侧是陡坡疏林。
崆峒山凌空塔座落在塔院中心内,原为舒花寺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后寺毁塔存。凌空塔始建于北宋天圣七年(公元年),明万历十三年(公元年)维修。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空心砖塔,坐北朝南,高32米,底层周长32米。塔身中部有铭文“大明国承宣布政平凉府崆峒山镇宝塔一座,万历十四年五月五日吉造”字样。
凌空塔每层飞檐系挂铜铃,遇风则叮咚作响,不绝于耳。塔顶长有松树,据测已有两百多年的树龄,“古塔托松”也被誉为崆峒山的一大奇景。
元朝安西王信奉佛教,主持修建了崆峒山东台宝庆寺,封自己的王相商挺为宝庆寺主持,并授银质三品印,统管陕西、四川、西夏等路(省)的佛教事务。
离开东台,去往皇城,路遇“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登临处”石碑。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的第二年开始巡视边疆。第一次出巡告慰祖先后,秦始皇以黄帝为榜样,登上崆峒山沾点仙运灵气。当时崆峒山没有车道,大臣们劝秦始皇不要上山,以勉累了龙驾。但始皇执意下车,在臣子们保驾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上了山。他在山上祭了黄帝祠,并命李斯在一块巨石上写下“西来第一山”几个大字以示纪念。
汉朝司马迁于元鼎五年(前年)随汉武帝西巡,接着登上了崆峒山。《封禅书》中记载有:汉武帝“至陇西,西登崆峒”。传说汉武帝登顶崆峒山后,向道士寻求可长生不老的仙露,但仙露需要等七日才可接到。不想才等到第三天,北边就有急报,说二十万匈奴杀过长城了,汉武帝只好回朝。
朝天门始建于明代,也称为二天门。后重建为阁楼式样,墙上嵌有石碑:重修朝天门碑记。从朝天门开始,要攀登级台阶才能到达西台皇城。朝天门门楣上“朝天门”三个大字是由平凉著名书法家张秀民先生所书,两边的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阕,雾海浮槎诣道门”。朝天门内,供奉的是道教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他手持的慧眼与金鞭,是玉皇大帝钦赐的。
上天梯源于宗教通天之意,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由崆峒山的开山祖师仁智禅师主持开凿。现在看到的是年彻底维修后的,坡度最陡处是75度。经修缮现台阶总数级,民谚云:“一步仅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这也是登临皇城的唯一通道,相对高度并不太高,一百多米,但十分陡峭。
沿陡峭的石阶开始向上攀登,这架巨大的石梯凌空而立,左右石峡壁峙,危岩夹耸,仰首望去,视线可及处,根本望不到顶,直通云霄。爬天梯是一段艰苦的历程,我们只能走走歇歇。
回望中台,东台塔院历历在目。崆峒山景区景点众多且非常分散,给我们游览造成困难和非常耗时,体力的消耗也是不小,只能是能看多少就看多少了。
关于崆峒山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庄子·在宥》最早记载了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自古以来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传说轩辕黄帝听说广成子住在崆峒山,不顾万里之遥,两次来到崆峒山拜见广成子。第一次黄帝带众人问道广成子如何治理国家。第二次则是黄帝独自一个人来见广成子,这次问的则是如何修身养性,才能达到长生不老之道。黄帝第二次回去后,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在一百二十岁时,乘龙升天。
崖壁上这个红色的木阁子,就是广成子的悬棺。相传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了1多年,他成仙以后将自己的法体留在了这里。木阁子里面供奉的是广成子、赤松子,还有跪着的轩辕黄帝。黄帝诚心向广成子问道,广成子便把治国之道、养身之道、为人之道所蕴含的精华都传给了他。原来这里就是“黄帝问道处”,而半凿半搭的小木阁楼,就是道教远古仙人广成子的修炼石室、羽化之处,也是他的墓地、悬棺。
迎面牌坊书“峻极于天”,为三天门,年重修。左右钟鼓楼,后为城门。两侧有两只俊秀的石狮子,雄狮脚下踩有一个圆球,表示一环流宇之意。雌狮脚下踩一只幼狮,表示子孙可以绵延万世。
越过三天门,就登上了崆峒山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皇城。皇城古建筑群位于主峰马鬃山顶颠,海拔高度米。建筑为寺观之首,是崆峒山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楼台殿宇在设计、构造、装饰和陈设方面匠心独具,被尊为古建筑艺术的瑰宝。座座殿宇富丽堂皇,宛如古代帝王的皇宫,皇城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灵霄殿又叫玉皇殿,供奉的是道教最高的执掌者玉皇大帝,两侧是金童玉女,另外还有4个站殿神像。在山墙上有两副壁画,分别是掌管生死的北斗七星和南斗六郎。
皇城的主殿是真武殿,亦称无量祖师殿。里面供奉的是北方的镇山之神玄武大帝,因为宋真宗要避圣祖赵玄郎的讳,才改为真武大帝。真武殿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现为明代嘉靖年间扩建,殿顶覆盖铁瓦,望之如金台玉阙。殿内正中设高1.5米、长宽各6米神龛,奉祀彩塑金身真武帝君坐像。中轴线上的太白殿、献殿、真武殿,均歇山式建筑,顶脊、山花饰以琉璃。
这座建筑叫做太白殿,回廊式大殿三楹。殿内面东,祀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坐像,面西太和殿祀太白金星化身三尊。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他忠厚善良,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内侍卫,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天仙宫内供奉的是财神赵公明的三个妹妹:琼霄、云霄和碧霄,还有十二生肖的化身像。与其相对的是轩辕楼,供奉的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子孙宫初建明代,四合院式建筑,三面厢房以拱卫大殿。殿内正中彩塑三尊送子娘娘神,左右合龛彩塑12生肖。清同治二年()后重修,年后荒废,年又重修。子孙宫是崆峒山香火最旺盛的地方,崆峒山道教管理委员会也设在这里。
三教洞又名枣龙洞,始建于明代,是一个呈半圆形的石洞,深约6米,宽约4米,洞内供奉佛祖、太上老君、孔子。其中佛祖释迦牟尼居中,老子、孔子分居两侧。这个洞因是石质洞,花费了十多年才修成。之后,三教虽有矛盾,多是在建庙地盘上有些许争执,但在教理、活动上都较融洽,方丈、道长都较团结,这是崆峒山三教长期共存的主要基础和特点。
简单地说,儒、释、道“三教”是长期活跃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三支主要思想力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互相矛盾、互相斗争,另一方面又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混元楼位于香山之南的最高处,始建于唐初后毁。清乾隆年间又建皇帝殿及天仙宫,又遭兵火。现在看到的混元楼是年重建的,高30米,为门券翘脚四边带小歇山的明清古式建筑。混元楼负一层为崆峒山地质博物馆,分为序厅等九个部分,是一个集收藏、科研、展示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我们实在是没有体力了,就没有过去。
下面是一个八卦台,在那打上一套拳脚一定很惬意!
脚下崆峒水库,崖壁有玄鹤洞,岸边为问道宫,存有元代《重修问道宫大什方碑记》碑,没时间下去了。
最后说一下崆峒山名字的由来有三:一是崆峒山有许多大大小小、或深或浅的石洞,据初步统计,共有大小32个洞子。崆峒山得名,与山上的石洞有很大关系,即取”空空洞洞“之意。二是崆峒山古时是空同氏族居住的地方。三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之一,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怎么样,你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