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号称诗仙,他的一生除了写诗,其它的生活不是在喝酒,就是在旅游。他一生游览各地名山大川,但有一座山,虽然心心念念,却从未到达。
这座山就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被誉为岭南文化地标的罗浮山。罗浮山,在今广东省惠州博罗县的西北部,雄峙于岭南中南部,南临大亚湾,毗邻惠州西湖。据《罗浮山志》载,罗浮山方圆多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山峰座,飞瀑名泉多达多处,洞天奇景18处,石室幽岩72个,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神奇的来历特色引古今无数的名仙名人和游客。
罗浮山
罗浮山的神奇由来
正史文献中最早出现罗浮山一名是在唐代。但其来历不凡。班固在《汉书》卷28《地理志》中记载:南海郡有博罗县。这里没有关于罗浮山的记载。清人王先谦作《汉书补注》,在南海郡博罗条的注解中,引述了南朝梁刘峻的注释:“有浮山,从会稽浮往博罗山,故置博罗县。”罗浮山神奇的一幕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这里应该指的是会稽山,在今绍兴市南。博罗山本来是一座山,孤苦伶仃的远在荒芜的南岭伫立。突然在南朝梁时,浮山从会稽漂洋过海的来看你。与博罗山组成了一个影响至今的大IP——罗浮山。
浮山傅罗
到了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卷19《郡国志》载南海郡有“博罗县”,大唐悲催的章怀太子李贤给注释的时候也说:“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罗)山,故置博罗县。”
乾陵章怀太子壁画
从此之后,罗浮山的神奇身世越吹越大。《罗浮山志汇编·序》中说:“天下四大名山曰普陀、峨眉、五台、九华皆菩萨道场,而罗浮则神仙之洞府”。这就是神仙的老窝啊。道家经典《云笈七签》载“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给罗浮山做了鉴定,认为罗浮山为道教第七洞天,明确了他在神仙住所的位置。一座自然山体这样幅度的“乾坤大挪移”绝无可能,至于这一“漂移”的原因将另作文解释。
没见过你,却要为你写诗
诗仙太白虽然没有亲自到过罗浮山,却总是为她表白,在《李太白文集》里为这座神山写了很多诗歌,这才是真爱啊。他深爱罗浮山的秋天,在《留别贾舍人至(其一)》对罗浮秋月的描绘:
大梁白云起,飘飖来南洲。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
罗浮山的小迷弟诗人太白想象着在苍梧之地逡巡徘徊,又仿佛多次感受到了罗浮的秋天绮丽美景。
《李太白全集》
太白神作《静夜思》里月亮被写成千古思念意境,而罗浮的月这让人迷醉。在《禅房怀友人岑伦》:
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美人竟独往,而我安得群。
不止是罗浮的秋天,罗浮一轮月,也让诗人感到迷之孤独。
罗浮山在李白想象中是蛮荒遥远的,而这种想象正可作为诗人遁世隐逸的好去处,至少在想象里,李白是想皈依罗浮的。他不止一次的书写罗浮山适于隐逸的意象。在《江西送友人之罗浮》一诗中说:
君王纵疏散,云壑借巢夷。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
这首诗把罗浮山与峨眉山并举,同列为休憩归隐圣地。
但欲隐还休的矛盾心理让诗人无法释怀。《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二首(其一)》:
余欲罗浮隐,犹怀明主恩。踌躇紫宫恋,孤负沧洲言。
人在江湖漂,世事功名总被牵绊,归隐就成了诗人心向往之,身不能至的遗憾。诗人太白想成为隐逸,又不舍世间繁华,偶尔遇到一位隐者也会让他归隐之情频泛涟漪。
又《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
参考资料:《汉书》、《后汉书》、《罗浮山志汇编》《李太白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