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擦亮生态底色提升江淮ldquo颜值
TUhjnbcbe - 2021/7/4 22:56:00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称赞,“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叮嘱我们“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

牢记殷殷嘱托,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两带三区一园”建设扎实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四大生态廊道启动建设,“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持续深化,林长制、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等重大改革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图景徐徐展开。

剑指环境“顽疾”,守护一江清流

薛家洼地处长江岸边,曾是非法码头和“散乱污”企业的聚集区。随着长江安徽段“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实施,薛家洼华丽“变身”生态游园,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美丽岸线,成为我省落实长江大保护的一张重要“名片”。

近年来,我省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聚焦“水清”“岸绿”“产业优”,推深做实关污源、纳统管、护物种、禁新建、建新绿、减存量、进园区、强机制;纵深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力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努力还一江清水、护两岸青山。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去年,我省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创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

从长江流域推开到全省,我省对各类关联性问题及风险隐患进行大起底,个问题已完成整改个,占比92%。当前,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安徽,各地各相关部门扛起*治责任,以环境改善提升群众环境获得感。

保卫蓝天碧水,环境大幅改善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三大主战场。保卫蓝天,我省强化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五控”措施;保卫碧水,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推进城镇污染、农业农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业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治理;保卫净土,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突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等。

近年来,我省生态环保齐抓共管格局构建成型,实现从环境保护“小环保”到生态环境“大环保”转变,凝聚合力推动环境治理。

一组跃动的数据,直观展现环境质量改善。去年我省蓝天保卫战实现3个有监测记录以来的“首次”——全省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系首次降至“30+”,同比下降15.2%,降幅居全国第七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9%,系首次突破“80%”,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升幅居全国第三位;PM10平均浓度61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方面,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7.7%,好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实现清零。

推深生态改革,激发绿色活力

纵深推进林长制改革,我省高质量推进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深化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体制机制。目前,全省5.2万名林长守护万公顷森林和万公顷湿地。全省森林面积已达万亩,森林蓄积量超过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0.22%。林长制从安徽走向了全国。

纵深推进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连续多年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我省将在皖浙接续开展三轮试点基础上,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纵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省将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今年起,我省重点打造4条生态廊道,推动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省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4月20日,位于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内的昊源化工厂集控中心,多面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情况。近年来,该企业积极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加强环保投入和生产工艺改造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安徽日报记者李博摄

4月23日,在当涂县太白镇航拍的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瑶池矿坑运动项目体验区。昔日的采矿场已被改造为集运动、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主题旅游景观公园。安徽日报记者徐旻昊摄

还市民亲江亲水岸线

“这里的江景非常漂亮,我和朋友们一有时间就过来跑步。”4月22日下午,淅沥沥的小雨,未能阻止马鞍山“90后”小伙王先生和朋友们前往薛家洼生态园跑步的热情。

“别看这儿现在是‘网红打卡地’,两年前还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脏乱差之地,站在这儿,泥都能没到小腿。”马鞍山市花山区“三大一强”办公室主任高旭东说。

长江东岸的薛家洼,曾经是长江干流马鞍山段渔民渔船最集中的地段,曾分布着一些非法码头和散乱污企业,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全市以薛家洼点位整改为契机,对长江东岸进行综合整治,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使用本地树种进行复绿补绿,保留杨树林、芦苇荡等生态湿地,打造原生态的滨江湿地公园。”马鞍山市*府相关负责人说,此举解决了马鞍山长期以来存在的“滨江不见江、临水不亲水”的问题。

长江马鞍山段全长30多公里,为将此打造为“城市生态客厅”,马鞍山市积极探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在全省率先完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禁渔和渔民退捕转产,条渔船全部拆解,1.1万渔民转产上岸;加快构建长江生态廊道,加强沿岸防护林建设和湿地保护,完成造林绿化1.3万亩,退渔还湿亩;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放流各类鱼苗多万尾;建立沿江环境保洁常态化监管机制……长江东岸的综合整治,还当地市民亲江亲水岸线。

如今,沿江生态游园串点连线成面,江面上的水鸟更多了,不少市民还拍到了江豚成群嬉戏的画面。

为守护来之不易的“一江碧水”,马鞍山实招硬招频出。去年底,长江马鞍山段船舶污染物集中接收站的建成、使用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马鞍山交通运输局港航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宋金成介绍,船舶污染物集中接收站为进出马鞍山港的各类船舶提供便捷、免费的污染物接收服务。目前,日接收船舶污水78立方米,生活垃圾公斤。

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我们将坚持‘两山’理念,探索更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着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马鞍山)经济带。”马鞍山市*府相关负责人说。

打造生物基新材料推广使用“样板”

4月19日,安徽日报记者来到位于蚌埠市的安徽丰原集团总部。在企业展厅,“生物材料聚乳酸,环保无*可降解”的绿色大字醒目。展台上,摆满了用聚乳酸做成的各类购物袋、衣物服饰、餐盒器具等产品。

“聚乳酸就是我们利用生物制造技术生产的生物材料,环保、无*、可降解,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丰原集团旗下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松告诉记者,作为生物基材料,聚乳酸热稳定性好,可用多种方式进行加工,由其制成的产品除能生物降解外,生物相容性、光泽度、透明性、手感和耐热性好,可用于环保纺织品、环保塑料、环保木板材领域,用途广泛。

一粒粒大米状的聚乳酸原料,外表晶莹,没有异味。

“生产聚乳酸的原料来源于玉米、薯类、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资源,替代塑料、化纤等化石资源生产的化工材料,有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减排温室气体,实现碳中和目标。”付松拿起一件聚乳酸环保纤维制成的衣服说,“聚乳酸环保纺织品亲肤、抗菌、难燃,穿这样的衣服出差,即便无法及时洗晒,衣服也不易生出异味。”

据了解,20多年来,安徽丰原集团大力发展生物化工、生物材料产业,目前已开发出行业领先的菌种技术、发酵技术、分离提取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聚乳酸材料的成本和性能问题,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以玉米等粮食作物或者秸秆纤维素为原料生产聚乳酸切片及聚乳酸下游纤维制品和聚酯产品的全产业链的企业。

随着国内外“禁塑”工作加速推进实施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预期目标,环保、无*、可降解的生物基新材料对传统塑料大规模替代的浪潮即将来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也是蚌埠新时代腾飞的需要,目前,蚌埠市正聚焦硅基、生物基新材料双轮驱动,打造‘双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新材料产业基地。”蚌埠市*府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生物基材料方面,蚌埠市依托丰原集团,正积极打造国内最大的聚乳酸产业园,计划用3年至5年时间,推动生物基新材料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同时,蚌埠市开展“引领性”推广,在全省率先出台《推广应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品防止白色污染的实施意见》,打造生物基新材料推广使用的“样板”。

有机种茶富农兴村

4月18日,安徽日报记者来到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只见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一栋栋小楼依山而建,一排排茶树长势喜人,茶农背着竹篓正在摘茶,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

石佛村平均海拔多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叶生长环境极佳。“我们种的茶是有机茶!茶园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用的是菜籽饼有机肥。”岳西县石佛寺毛岭有机茶厂负责人冯金波说,现在1公斤有机茶叶最少能卖到1元,年销售额多万元。

“年之前,种的是普通茶。茶叶虽然产量高,但是品质却不高,卖不上好价钱。同时,这种种茶模式让土壤质量变差,造成茶的品质下降,售价也随之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发展难以为继。”冯金波说,从年起开始种有机茶,茶叶质量有了质的提升,逐步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近年来,石佛村以生态立村、茶叶富村、茶旅兴村,逐步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石佛村种茶条件得天独厚,昼夜温差大,夜晚低温能杀死大部分虫卵。同时,辅助使用粘虫板等绿色无污染的防治害虫方法,基本消除了病虫害。”石佛村*支部书记王*说,石佛村是安徽省“一村一品”茶叶专业示范村,全村以“*支部+协会+公司+农户+基地”的“五加”模式,推进生态有机农业发展,使全村亩茶园全部通过有机认证,有力保护了石佛茶叶品牌。

“今天我们夫妇俩采了12斤茶叶,差不多能有六七百元的收入。”茶农查晓夫笑得合不拢嘴。18日下午4时许,石佛寺毛岭有机茶厂的收茶窗口好不热闹,茶农纷纷把当天刚采摘的茶叶送到收茶窗口称重。“加上农闲时外出务工收入,一年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查晓夫说。

绿色发展助推茶农收入持续增长。据了解,该村年人均茶叶收入达到0元,户均近3万元。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机茶产业已经成为石佛村的支柱产业。

变废为宝串起循环经济链

4月20日,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区的昊源化工厂区机器轰鸣,生产繁忙。在总控室内,记者见到多面显示屏实时显示着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情况。

作为一家老牌化工企业,该企业年产万吨尿素、60万吨甲醇、50万吨二甲醚等,其中尿素生产规模位居全省第一。近年来,该企业积极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加强环保投入和生产工艺改造升级,推动化工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昊源化工常务副总经理高明林介绍,近年来企业累计投入9.37亿元用于环保改造,占整个投资额的10%。

煤炭是最主要的化工原料,企业每年消耗万吨煤。为了提高煤炭利用率,减少污染,企业装配了德国进口的磨煤机,可以将煤炭微粒细化到20微米,比面粉还要细,转化率提高到99.8%,实现粉尘零排放。

“反应产生的灰,气化后送到锅炉进行二次燃烧,灰渣做成建材,生产中的污水净化后可以反复循环利用,沉淀物也可以作为煤化工原料,通过层层环节绿色管控,确保原材料‘吃干榨净’。”高明林表示。园区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目前日处理工业污水2万立方米,生产再生水1.5万立方米,实现污水零排放。

根据规划,到年,阜阳煤基新材料产业园现代化工及化工新材料、化学专用品、精细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产值多亿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工产业示范集聚区。

“进去一只旧电瓶,出来一只新电瓶。”在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产业园里,一只只废旧电瓶被投入再生铅回收设备,经过拆解、粗铅冶炼、电解精铅、极板生产及蓄电池组装等一系列工序后,以焕然一新的姿态重新回到了市场。

园区管委会主任王文永介绍,产业园目前入驻相关企业32家,其中规上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链条最完整的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专业化园区。

“十四五”期间,园区将在铅酸电池循环利用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精准开展新能源电池循环利用产业的招商工作,重点推动南都电源等企业重大项目的落地实施,逐步打造一条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梯次利用、正负极材料再生及锂电池制造的闭合循环产业链,最终形成园区铅电和锂电两条产业链平行发展的双循环产业格局。

来源:安徽日报

编校:安徽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擦亮生态底色提升江淮ldquo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