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太白文艺出版社重点图书推荐著名作家白
TUhjnbcbe - 2023/8/1 22:01:00

作者:白描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3月

这是一部散文?小说?评论?史书?志稿?游记?纪实?报告文学?或是工具书?是,非是,总之,很难依照现行的文本范式来框定这部耐人寻味的作品,与许多概念化、理念或者模式化的写作有极大不同。譬如《开篇》和《秋雨梧桐》一章就是一篇绝妙的独立的散文,语言流畅隽永,层次清晰明朗,“我”(作者)主动介入,无疑是白描先生对地域人文有比较清晰的价值,用心用情自由地带着读者穿梭于历史时空,在洋洋洒洒四十万言中时进时出,主题贯穿始终,厚重而意义非凡,给人以百万字鸿篇巨制的收获。可以说,《天下第一渠》是一部史学研究真实,可读性强,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文本创新。

阅读的快感是非常享受的。这已经是我第二次阅读白描先生历时两年多,跋山涉水、寻访溯源,采访上百有关人士,查阅数百册史志文献之后,几易其稿,多次校正,创作40万字反映郑国渠前世今生的纪实作品《天下第一渠》。数天以来,第一次是通读电子版做了几万字的精彩摘抄,这次静心集中时间阅读了纸质书,在我有限的阅读经历中,《天下第一渠》读的我酣畅淋漓,令我耳目一新。

文学作品肩负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天下第一渠》的视野不仅是历史研究与文学创作的价值呈现,而是一个文化学者探寻它与*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关系中如何传承与延伸。个人拙见,《天下第一渠》有非常独特的特点,作品以“天下第一渠”为灵*,讲述了“我”置身于千年风云变幻的世态百相中,在真实可信的史料和亲历事实展现中向读者解读“一个间谍,如何造就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一条疲秦大计,如何成为强秦之策?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多年的历史云烟,一条满载故事的大渠。”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郑国修渠疲秦的历史故事,它诠释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激烈冲突,诠释了千年郑国渠独有的中国文化。白描先生笔下的郑国渠,既有以竖线为脉络的绵长深厚,又有以横线为疆域的广阔繁杂,经纬交织,密厚辎重,在突破文本范式的架构中,增加了作品的立体感和详实感。

首先,作品以史学家求实客观的态度借用和采撷资料,以方志编纂者的精神秉笔直书,在资料的搜集、筛选和应用上达到了准确、真实和客观的标准,分解、糅合、穿插,直到抵达神来之笔,让读者身临其境徜徉于历史中。同时,书中首次披露了不为人知的已经被历史烟尘淹没了的事实,也诠释和破解了一些民间不为人知的常识和传说。所有这些元素的锲入,不但大大增强了作品的信息量,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作品的张力,让阅读者在享受阅读的旅程中获取了更多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知识。如第八章对宋代文化方面的叙述就很独到精辟:宋代最令人瞩目的,当数文化方面的大发展、大繁荣。宋太祖曾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首先在精神文化方面,宋代完成了儒学复兴,传统经学进入了“宋学”的新阶段,产生了新儒学即理学,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南宋学者朱熹与陆九渊是理学的发展者。朱熹也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理学体系的完善与阐发上有特殊贡献。宋代文学艺术继唐代之后,又步入辉煌时期,古文、诗歌,宋词,人才辈出,星汉灿烂,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宋代继唐代以后出现了又一个诗歌高潮。虽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全宋诗》,但其总量超出《全唐诗》好几倍则是无疑的。宋代诗人大都一生勤奋写作,作品众多,如现存苏轼诗二千七百多首,杨万里四千多首,陆游近万首,远比唐代李、杜为多(李诗近千首,杜诗一千四百多首),充分说明宋诗繁荣的盛况。而宋词,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一代文学之盛。收录在《全宋词》中的词人多达一千三百多家,作品有一万九千九百余首。在艺术风格上,婉约派与豪放派比肩而立,相互辉映,婉约派代表性人物涌现出李煜、柳永、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等;豪放派涌现出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刘辰翁等。他们的代表作,无论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在书画艺术上,书法有四大书法家:苏东坡、*庭坚、米芾、蔡襄。画家有范宽、郭熙、赵佶、李唐、马远、夏圭、张择端等。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在宋代达到了巅峰,佳作硕果累累,连皇帝都沉迷其中,名垂中国书画史册。第二十二章对关中锅盔的描写:关中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粮,在陕西西府一带,至今还有一个锅盔品种叫“文王锅盔”。锅盔到了秦代更是被发扬光大、普及推广。秦人制作的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当时秦*行*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延续至今。如此大幅度大范围的书写,似乎远远超出了整体作品文本范式的约束和作品内容视界,疑似闲笔,不着边际,但仔细忖度,竟是艺高胆大人的神来之笔,作者并没有被题材体裁所限定的文本范式束缚住手脚,也没有被作品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所绑架,而是突破了硬件框架,运用大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意念,紧紧围绕“天下第一渠”这一“标的”,信马由缰,纵横恣肆,形散神聚,妙不可言。对宋代文化的介绍本来是一段明白无误的说明文字,把它放在一篇文化论述或史志专著里面或许更为妥当,但作者不无惊险地将它放在一部述说“水渠”的“纪实”作品里面,甫一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品读,莫不让读者惊叹于作者的匠心独运,这里抛开这段文字与作品血脉相连的艺术手法不说,单从读者的角度来讲,就已经取得了别样的阅读享受,读者如同在全方位游览大渠的过程中蓦然拐进了宋代文化瑰丽的专场,收获了意外,填补了对宋代文化知识的认知空白,然后折返出来,继续游览。在对关中锅盔的描写中,继续采用了这一手段,同对宋代文化的叙述一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是前者从宏观视觉角度进行概括说明,后者从微观地域风情角度加以描摹,二者均突破了狭义上的文本范式和主题要求,以及广义上的传统作品欣赏模式,以新颖别致的结构诱惑着读者、充实着读者、征服着读者,让读者尽可能在有限的旅程中最大限度地欣赏到更多的风景,使阅读者用最廉价的付出获取最高昂的收益,不能不说这是作家有益的尝试和独创,也是作者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进行书写的成功探索。

年4月,带着对家乡风土的一份虔诚膜拜,白描开始了他泾河流域的文化探寻之旅。从甘肃、宁夏开始追根溯源,访山问水,实地踏勘,劳顿和辛苦,荆棘和险峻,为创作《天下第一渠》聚集更多的素材……

天下第一渠在陕西,因此作品中不乏对陕西有关情况的真实披露,以此来加重作品的理性和圆度,更为重要的是加深了读者对第一渠的理解和印象。如:陕西商人以关中为中心,奔走于西北、西南,输茶于陇青,贩盐于淮川,运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号称“陕西商帮”。骡马市与粮食市、木头市、羊市、方板市、瓷器市、鞭子市、竹笆市等,是西安城内最为活跃的交易市场。关中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称为饥年,两料未收称为荒年,连续三料未收称为年馑。关中人喜吃面......拉面、扯面、擀面、揪面、挂面、卤面;吃法上分为干面、汤面、炒面、烩面、拌面;按汤的种类分为清汤面、臊子面、酸汤面、浆水面;形状上分为旗花面、棍棍面、裤带面、丁丁面。关中有名面食有岐山臊子面、长安臊子面、户县摆汤面、户县软面、礼泉烙面、合阳踅面、杨凌裤带面、耀县咸汤面、灞桥的丁丁面、澄城手撕面、三原的剥刀面。这当中,关中人最爱吃的还是Biangbiang面。

我们在欣赏这部作品的时候,不得不佩服作者视野的开阔,不得不惊叹作者深厚的世界历史知识和中国历史知识,如对农业的叙述,作者这样写道: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起源中心有三个。一个在西亚,即现在的伊拉克及其周围地区。这里是小麦与大麦的起源地,也是绵羊和山羊的起源地,是一种有畜农业。第二个是美洲,美洲是玉米的起源地。中国从明代开始种植玉米,而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美洲的农业没有家畜。它是以玉米为主体,另有南瓜、豆类。玉米、南瓜、豆子,在印第安人的传说里叫做“农业三姐妹”。第三个是中国,中国是小米和大米的起源地。小米是指粟、黍,主要在*河流域起源和发展,后来成为中国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中国的长江流域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中国是两种农业的起源地――北方是以小米为主的农业,南方长江流域是以大米、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起源地。

《天下第一渠》节选首发年第1期《人民文学》杂志

在揭示历史真相的书写中,作者并没有违背事实而“戏说”,也没有囿于事实照搬历史,而是站在史实基础之上,进行艰苦的辨析论证,运用缜密的思维和推理,展开想象的翅膀,合理、合情地演绎历史人物和事件。如第三章、第四章对郑国由间秦的卧底元凶到开凿修渠的千年功臣的转变,就能领略作者严谨求实的学者风度和旷达厚重的人文情怀,在此,作者是用这样的文字承载这一史实的:在我的家乡陕西泾阳县城东,有一个广场,广场不算小,占地亩。广场四周边栽植花草林木,间有回曲甬道,中心广场一水儿方石铺地,正中耸立着一座高高的花岗岩人物塑像:先秦装束,面部棱角分明,脚踩巨石,右臂贴身弯曲,左手捧着一叠牍籍,侧首眺望前方。雕塑很有气势,这是泾阳县城一个地标性景观。这是郑国雕像,广场叫郑国广场……不了解郑国的人很多,有时我对一些读书人、知识分子、官员讲家乡的郑国渠,他们很诧异:你的家乡在陕西啊,那里是秦地,郑国渠怎么跑到你们那儿去了?他们不知道郑国这个人,把作为人的郑国和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那个中原小国的郑国搞混淆了。这让我悲哀……郑国不过是一名水工,历史不屑对他垂顾,史书里,关于郑国的记载,少得可怜,《史记》和《汉书》里,只说他是韩国水工,受命间秦,生平传略概未提及。在战国末期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中,他只是韩王手中的一枚棋子,利用一下罢了。在浩如瀚海的史典中,他仅存一名,而且是一笔带过,以至于现在提起他很多人茫然无知,一点也就不奇怪了。但他活在故乡人的心中,活在故乡人的口中,活在泾阳的历史千秋……公元前50年至前47年的某一天,郑国踏上了秦国的土地……不妨让我们做出如下猜想——郑国受命韩王,从国都新郑出发,经由函谷关入秦。踏上秦国土地后,他不会径直前往咸阳,因为就这样去面见秦王,他手头尚无任何资本,他的本领是治水,但这仅凭口说不行,他要准备一份“见面礼”,这“见面礼”必须是他有而秦国没有的,必须对秦王一击而中……不妨让我们继续想象,面前会出这样一幅画面——船头,瓠口下游处不远的一个村子,是泾河出山后的第一个渡口……不错,这就是郑国和他的助手在确定凿渠引泾前的工作情况。促进他的方案最后形成,缘于他的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我们不妨把想象继续向前推进——郑国发现,瓠口下方的焦获泽,是一片很大的汪泽湿地,大泽周边本不缺水,可是田里却不长稼禾,因为全是盐碱地,只有芨芨草、茅蒿、马蔺一些低矮耐碱的植物在风中抖动……从泾水引水溉田,淤田压碱,一举改变关中的土壤成分,变贫壤为沃土!这个发现和想法,让郑国兴奋不已,他不用担心说服不了秦王了……郑国见到秦王,很有可能说了下面一大通话:大王想秦国富强吗?我有一个良策,就是学习魏国西门豹治邺的办法,兴修水利,引漳灌溉,魏国得以富饶。今天大王国土辽阔,关中地势平坦,但因干旱,农业经常歉收,所以国势难得振兴。如果能在关中大地上修建一条引泾注洛的水利工程,使干旱土地得以灌溉,让关中变成米粮仓,秦国何愁不富?六国何愁不灭?果不其然,秦王嬴*对郑国献出的引泾溉田的方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事关国策,是否采纳,秦王也一定会交与大臣们商议……郑国就在这现场,野岸荒滩、汤汤浊流,以及这繁忙紧张的工地,是他的背景,他是总指挥,像是将*面对战场,在劳动号子的声声呐喊中,由他督遣的人马正在冲锋陷阵……对郑国最后的考验,出现在建渠的第八个年头,这一年,那个疲秦之计的始作俑者、对郑国充满厚望的韩桓惠王死了。听到消息的时候,郑国何思何想,何作何为?也许,他正在浊水之上,琢磨着他的“假道”设想;也许他正在沮水岸边,督察着渠水入河口的交汇工程;也许,那是一个月明星稀之夜,他登上一座高高的丘梁,遥望东南方向,沉重地发出长长的叹息;也许,那是一个推杯换盏的时刻,他与朝内督工的上峰正在为某个难题的解决、某段工程的告竣而欢饮……但这时的郑国,已经不是刚入秦时的郑国了,一种变化发生在悄然之间,一点一点,一滴一滴,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像雨水渗入石缝,在看不见的地方聚集,终究会变为山泉。这变化不着痕迹,却是持续有力地推着他朝一个方向走去,那是他本不想走的方向。面对他的工程,他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就像一个铤而走险、深谋远图之人,养了仇人一个儿子,本想养到一定时机,用这养子去剪诛仇人,却未料这一养竟养出感情来如同亲子,不会再拿他去做*注了……在获知韩桓惠王死去的那一夜,郑国一定会在心里这样默念:大王,非臣不忠,而是韩国命数将尽;非臣惧秦,而是秦国必然崛起。天下久乱,山东诸侯,尽皆强弩之末;秦国风卷云涌,必扫六合归一统,此乃势也,不可逆也!臣一水工,不涉朝堂*事,不将一兵一卒,绝无回天之力,尚可为者,惟尽善工事,造福苍生。大王,郑国是韩国的罪臣,却不愿做历史的罪人!至此,作者精巧而又雄辩地圆满完成了一代水利大师从间谍蜕化质变的心路过程,既有客观现实的逼催,又有人性化的自我觉醒,令人折服,令人拍案。

《天下第一渠》获第四届“大地文学奖”

其次,作品饱含真挚的情愫和深沉浓烈的感怀,对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寄于无限的深情,用散文的笔触以小说结构的形式将“天下第一渠”幻化为血肉丰满的主人公,将贯穿于多年的“天下第一渠”与家乡优美的传说和书写者真实的经历融合一处,沿着作者行走的足迹娓娓道来,让读者倍感亲切,倍感愉悦。与此同时,对“天下第一渠”岸边长大的作者本人年少经历的叙述,主要作用在于引申到后边关于“仁”的论述,农耕文化中的“人耦”,人与人之间相互帮扶的劳动协作,由此衍生了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支撑“仁”,这样书写,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现实社会联系了起来,无言地畅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仁”的价值作用,潜在地抨击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和精致缜密的利己主义,提倡亲情、友善、互助、仁爱、帮扶这样一个人与人的和谐理念。

譬如第二十二章……坐在路边地上,吃着母亲给我烙的锅盔,身心完全放松,觉得无比舒坦。人生会有许多感觉很好的时刻,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后,卸下重负,获得休憩,无疑是这美好时刻的一种。你能感觉到疲劳像冰一样慢慢溶解,像潮汐一样慢慢从周身退去,从每一个张开的毛孔溢散出来,风一吹,立即随风而去,而生命的活力重新洋溢,体力又填充回腿上、腰上以及身体各个部位。你能清晰感觉到发生在自己体内的这种变化,这种体验无比美妙。尽管,这一刻可能很短,沉重的苦力会接续而来,但你此刻的体验却将成为永恒,将会成为一种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人们歌颂劳动,不是因为它苦,而是因为在苦之后你所品尝到的甘甜......就在我无比沮丧的时候,突然发现从坡上急匆匆下来一个人影,这人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是母亲。我非常吃惊。母亲快步赶到我身边,看见我要垮掉的样子,心疼得快要哭出来,颤声说:“不叫你来,不叫你来,来了还要拉这么多,你是不要命啦?”我问:“你来做啥?”母亲说:“给你掀车子。”原来我这趟出门后母亲一直不放心,她知道临履坡陡,担心我拉不上来,问清村里人,估算好时间,特意赶了十多里路,专门跑来帮我。母亲说明后,我鼻子突然一酸,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母亲这里,我是真切体会到了。但是在表面上,我硬挺着,没有让这份感动流露出来,同时心里掺杂一点恼火,我真的就如此无能,出门拉趟差,竟然要拖累家里人,至于吗?我想对母亲发火,想让她知道我不是个窝囊废,没待我发作,就看见旺叔甩着手,大步从坡道上下来,看样子是冲着我来的。旺叔走到我的车子跟前,歪着头凶声凶气呵斥母亲:“谁教你来的?”母亲说:“我来给娃掀车子。”旺叔说:“一个女人家,吃咸饭操淡心!”母亲说:“坡太陡……”旺叔说:“就你知道坡陡?”,旺叔说罢,头朝我一摆,“曳上,走!”。我重新把襻绳搭上肩,曳上车子。旺叔张开双臂,从车后帮往前推,母亲只能从侧面搭个手,三人一齐用力,上到坡顶。我这一生走过难以计数的路程,这段路,我终生难以忘怀。

年,郑国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被授予世界级“金名片”的崇高荣誉

白描先生为全国各地读者签售《天下第一渠》

这里,我们不妨把这段优美抒情的散文当做意境深幽的言论来阅读,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一桩往事“表象”,意在阐述“仁”的力量,仁者指有德行、有恩情的人,我们再不妨将煤车幻化为“责任和担当”,将陡坡幻化为“人生之路”,如何在肩负“责任和担当”的情况下,顺利爬上“人生之路”,显然,作者告诉我们,这就需要仁爱帮助,需要三个人和谐的关系和共同的努力,一句话,需要“仁”的支撑,“我”爬坡如此,“天下第一渠”修筑亦如此,中华千年传承的文明莫不如此。“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我以为,作者之所以不惜笔墨书写这段少年往事,并不仅仅为读者提供一段温馨的文字快餐,主要意图在于重述“仁”的重要性,倡导“仁”的价值观,是不是可以这样概括:以“天下第一渠”为支撑,可以浇灌千里沃野,获取丰收;以“仁”为支撑,可以兼爱天下治国理*人人和谐,获得强大和繁荣;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第三,作品立意高昂,主题突出,逻辑严密,文字优美,语言干净,惜墨如金,通篇“干货”,绝少水分;同时,往往在文眼之处能够画龙点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在相当突兀的高度,写古不加修饰,描今不事娇柔,以严谨、客观、真实的灼见,用“天下第一渠”映托作者深刻的思想境界,使作品具有了史诗性的作用和价值。如第五章中写道:李斯指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而今天秦王取人“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实际上是壮大了诸侯,削弱了自己,这样要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做不到的。终篇写道:同行的一位朋友问他:如果请你概括郑国精神,关键词是什么?赵良妙略作思索,回答了八个字:认准目标,义无反顾。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准确而精彩的概括。象这些高度浓缩和概括的点题式语句在作品中屡见不鲜,帮助读者更加准确、更加深刻地领会作品、品读作品、欣赏作品,从而获取某种警示和启迪,将作者真实的思想和意图一览无余地传播到阅读者的脑海中,实现作品极限功效,使作品的价值源远流长高山仰止。

离心灵最近的作品,才会让读者真心喜爱。我深信,只要认真读过《天下第一渠》的读者,对千年郑国渠前世今生并非视觉、听觉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情感在场,一定会有更豁达的理解与更深入的洞悉。

作者简介

白描,作家、教授、文学教育家、玉文化学者,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驻院作家。曾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佛造像专业委员会会长,兼职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

在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文学教育之外,长期从事玉文化研究和玉雕艺术评论工作,出版和发表玉文化专著《翡翠中华》《中华玉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尊荣徵徽》《玉演天华》等。连续多年主编《中国玉器百花奖获奖作品集3》并担任总鉴评,多次主持全国性玉文化论坛。

“天下第一渠”郑国渠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一个间谍,如何造就了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一条疲秦大计,如何成为强秦之策?”郑国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两千多年的历史云烟,一条满载故事的大渠。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白文艺出版社重点图书推荐著名作家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