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西游记》原著的朋友会知道,这一部著作非比寻常,绝非只是一部单纯的神魔小说。吴承恩表面上在写仙佛妖魔,实际映射了现实社会的一些人、一些事。因此,《西游记》算得上是一部批判讽刺小说。
《西游记》还有一个魅力所在,吴承恩在原文里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读者们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自行补足一些缺失的剧情。
好比孙悟空的师父菩提祖师,他精通释儒道,有一身超凡入圣的法术,为何要屈身于方寸山?不少读者认为,菩提祖师或许是太上老君,也有可能是如来佛祖,只是出于某种目的这才化身为菩提祖师,以此传授孙悟空一身本领。
对于菩提祖师的真身到底是谁,直到《西游记》落下剧终的帷幕,吴承恩也没有在原文里阐述清楚。不过读者们却能以自己的观点插上想象的翅膀,架构一个属于自己的西游世界。
其次,孙悟空在方寸山学艺的时候,菩提祖师亲口和他说过,他的门下总共有十二字,分别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为孙悟空指路的樵夫也说过,菩提祖师门下弟子无数,至今跟他修行的,还有三、四十个人。
奇怪的是,孙悟空不仅做过天庭的齐天大圣,还跟着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斩妖除魔。可孙悟空闯荡三界多年,却从来没有遇到过方寸山的师兄们,这又该如何解读?
其实,孙悟空拜在菩提祖师门下的时候,祖师说过孙悟空正好排在了第十辈的“悟”字辈,属于门下最小的一个徒弟。
既然如此,出了方寸山的孙悟空不认识师兄就变得情有可原,但方寸山的师兄们就不一样了,他们出师之后,仍可以通过孙悟空施展的法术来判断他师承何处。尤其是筋斗云,当年孙悟空练成这门法术的时候,周围的师兄们是这么说的。原文写道,大众听说,一个个嘻嘻笑道:“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哪里都能寻了饭吃!”
有一种解读之法非常有趣,菩提祖师的一个弟子在天庭身居要职,他通过观察,发现孙悟空是他的同门师弟,但此人默不作声,暗中相助过孙悟空多次,此人正是天庭的太白金星。
纵观西天取经之路,观音曾多次协助孙悟空降妖伏魔,毕竟观音身为西天灵山的一份子,取经大业对她来说极其重要,但太白金星也在取经路上多次对孙悟空伸出援助之手。
那时唐僧刚走出长安城就遭遇了三个妖怪,这三个妖怪将唐僧的随从尽数吞吃,也是太白金星及时赶到,不仅救出了唐僧,还出言提醒,前面有座大山,山下压了一只猴子,他就是你的大徒弟。
随后孙悟空跟着唐僧踏上了取经队伍,太白金星仍是不断雪中送炭——孙悟空被*风怪吹坏了眼睛,太白金星挺身而出;狮驼岭的三妖王非同小可,也是太白金星前来报信……
太白金星身为道派,理应和佛派井水不犯河水,可太白金星仍是多次替取经路上的孙悟空排忧解难。不仅如此,在孙悟空抢夺金箍棒、涂抹生死簿,被东海龙王、十殿阎王告上天庭的时候,也是太白金星冒死劝谏,最终让玉帝暂时搁置了捉拿孙悟空的行动计划。
随后,孙悟空嫌弃弼马温官职太小,大怒之下的孙悟空推倒了办公桌,打出了南天门。就当玉帝勃然大怒准备派兵捉拿孙悟空之时,也是太白金星好言相劝,最终请了孙悟空重新上天,做了一个响当当的齐天大圣。
只不过让太白金星始料未及的是,孙悟空实在不知好歹,他偷吃蟠桃、金丹,搅扰了蟠桃盛会,最终挥舞金箍棒打进了玉帝的通明殿。事已至此,太白金星只能摇头叹气,怪这位小师弟太不懂事了。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