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艾科平在大棚内查看蔬菜育苗情况(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新华社西安7月16日电(记者邵瑞、张斌)盛夏正午,不少城市酷热难耐,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的陕西省太白县却只有20摄氏度左右。县里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冷库里更是只有三四摄氏度,穿着厚棉袄、戴着棉帽子的脱贫户陈晓琴正在这里和一帮老乡整理刚刚采摘的罗马生菜。
“采摘要掌握时间,不能见露水,整理蔬菜要去掉老叶,包装要迅速。”对于这些要领陈晓琴熟记于心。
每天,这些新鲜采摘的蔬菜会被立即预冷,再在冷库中装箱待发,然后经过冷链货车运输至西安咸阳机场,随后搭乘次日清晨第一班航班飞抵香港等地。
“从采摘、包装到最后运抵香港,一共仅需要48个小时,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蔬菜的新鲜和口感。”太白县绿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艾科平说。
农民在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运输蔬菜(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太白县平均海拔超过米,是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县。这里年均气温7.8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到91.9%,是天然的高山反季节蔬菜适生区。
近年来,当地立足生态立县,发展生态产业,通过采取错位发展、特色取胜的思路,“高山反季节蔬菜”这一主导产业逐步提质增效,不断带动着当地民众脱贫增收。
艾科平说,温度低,病虫害就少,蔬菜可以少打或不打农药。而且,这里的蔬菜生长周期更长,并且大都长在高山和森林的环抱中,“吸”负氧离子,“喝”冰雪融水。
“县上早在年就开始尝试做蔬菜质量追溯,一年后又开展了病虫害绿色防控,要求多用物理措施,少用化学农药。到后来,田里到处是黄板和杀虫灯,很多都是农民自己主动装上的。”太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志强说,发展生态农业已经逐渐成为当地人的共识。
机翻深松、测土配方施肥、无菌壮苗、全膜覆盖、错期播种……通过不断探索,太白县总结出蔬菜标准化十大生产技术,每年组织实用技术百日万人大培训等活动进行推广。
农民在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采收蔬菜(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邵瑞摄
生长地区的独特地理优势,加上管理科学,同一种蔬菜,太白县的地头收购价往往要比其他地方贵一倍。但是,高价并没有把客户“吓走”,反而吸引来更多客商。据介绍,仅这里的供港蔬菜基地已经从最初50多亩发展到了多亩。
据介绍,年,太白县高山蔬菜种植总面积达10.26万亩(含复种),总产值4.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
目前,太白县的高山蔬菜产业从最初的两三个大类,扩大为28个大类、个品种,部分品种取得国家有机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比如甘蓝,我们就有绿甘蓝、紫甘蓝、皱叶甘蓝、球茎甘蓝等品种,以适应消费市场的不同需求。”赵志强说,县里还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在西安、上海的60多家超市里开设了蔬菜直销专柜。
今年的丝博会上,他们还和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销售协议,不久后会将蔬菜销往这些国家。